温庭筠百度百科(花间词派之鼻祖)

唐代诗人温庭筠生平有哪些经历?温庭筠的结局是什么?温庭筠最后是怎么死的?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!

温庭筠简介:

温庭筠(约812年-约866年),本名岐,字飞卿,唐代诗人、词人。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)人。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,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,富有天赋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有"温八叉"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又不受羁束,纵酒放浪。因此得罪权贵,屡试不第,一生坎坷,终身潦倒。唐宣宗朝试宏辞,温庭筠代人作赋,因扰乱科场,贬为隋县尉。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,授检校员外郎,不久离开襄阳,客于江陵。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,官终国子助教。

温庭筠百度百科(花间词派之鼻祖)

温庭筠生平经历介绍:

温庭筠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"温李"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更是刻意求精,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,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"花间派"首要词人,被尊为"花间词派"之鼻祖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"温韦"。文笔与李商隐、段成式齐名,三人都排名十六,故称"三十六体"。其诗今存三百多首,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《温飞卿集笺注》。其词今存七十余首,收录于《花间集》《金荃词》等书中。

唐文宗开成三年(838),温庭筠似曾与庄恪太子李永(唐文宗子)交往,故应于是年前迁居长安。有诗《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》。唐文宗开成四年(839),秋试京兆,不第,返回故乡太原。是年三月裴度卒。温庭筠集中有《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》,可能作于是年。据此诗中"从今虚醉饱,无复污车茵",温庭筠可能曾与裴度有交往。集中另有《题裴晋公林亭》,裴晋公指裴度,此诗作于裴度卒后,年月不详。

唐文宗开成五年(840),秋抱疾,不得随计入京。此时尚有亲在且未婚。是年温庭筠游江淮为亲表所辱。《玉泉子》记"温庭筠有词赋名,初从乡里举,客游江淮间。扬子留后姚勖厚遗之,庭筠少年,其所得钱帛,多为狎邪所费。勖大怒,笞且逐之"。由岐改名庭筠当在是年,改名可能是因为江淮被辱。

是年温德彝奏回鹘侵迫西城。温庭筠诗集有《伤温德彝》,当作于会昌三年之后。诗:《病中书怀呈友人》(诗序:开成五年秋,以抱疾郊野,不得与乡计偕至王府。将议遐适,隆冬自伤,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,察院陈李二侍御,回中苏端公,鄠县韦少府,兼呈袁郊、苗绅、李逸三友人一百韵。此诗又名《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,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韵》、《书怀百韵》);《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》(献李德裕,一说献李绅)。

唐武宗会昌二年(842),长子温宪约生于此时。温宪曾擢进士第。"温宪员外,庭筠长子也。僖昭之间,就试于有司。值郑相延昌掌邦贡,以其父文多刺时,复傲毁朝士,抑而不录,遂题一绝于崇庆寺壁。后荥阳公(郑延昌)登大用,因国忌行香见之,悯然动容。暮归宅,已除赵崇知举,即召之曰:'某顷主文衡,以温宪庭筠之子,深嫉怒之,今日见一绝,令人恻然,幸勿遗也。'于是成名。诗曰:'十口沟隍待一身,半年千里绝音尘。鬓毛如雪心如死,犹作长安下第人。'"有诗《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》(吊刘禹锡)。

温庭筠百度百科(花间词派之鼻祖)

唐武宗会昌三年(843),夏承焘认为赵嘏是年举进士。温庭筠诗集中有《和赵嘏题岳寺》,无纪年。有诗《伤温德彝》。唐武宗会昌六年(846),诗集中有《觱篥歌》,自注"李相伎人吹",诗云"黑头丞相八天归,夜听飞琼吹朔管"。李相指李德裕。顾予咸补注《温飞卿诗集笺注》中认为此诗作于李德裕死后,有哀悼李德裕之意。夏承焘认为此诗应作于李德裕居相位时,姑系于此。有诗《会昌丙寅丰岁歌》。

唐宣宗大中元年(847),温庭筠在长安应进士试,不第。《旧唐书·温庭筠传》:"初至京师,人士翕然推重。然士行尘杂,不修边幅,能逐弦吹之音,为恻艳之词,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(裴度子或侄)、令狐滈(令狐绹子)之徒,相与蒱饮,酣醉终日,由是累年不第。"诗集中有《春日将欲东归记新及第苗绅先辈》,一作《下第寄司马礼》,无纪年。是年温庭筠赴京应进士试,在长安与令狐绹子令狐滈、裴度子裴诚等狎游。

唐懿宗咸通三年(862),温庭筠或在江陵。唐懿宗咸通四年(863),温庭筠过广陵为虞侯所辱,诉之令狐绹,至长安雪冤。《太平广记》卷351据《南楚新闻》记:"太常卿段成式,相国文昌子也,与举子温庭筠亲善,咸通四年六月卒。庭筠居闲辇下,是岁十一月十三曰冬至,大雪,凌晨有扣门者,仆夫视之,乃隔扉授一竹筒,云:"段少常送书来。"庭筠初谓误,发筒获书,其上无字,开之,乃成式手札也。庭筠大惊,驰出户,其人已灭矣,乃焚香再拜而读,但不谕其理。

辞曰:"恸发幽门,哀归短数,平生已矣,后世何云。况复男紫悲黄,女青惧绿,杜陵分绝,自是井障流鹦,庭钟舞鹄,交昆之故,永断私情,慨慷所深,力占难尽。不具,荆州牧段成式顿首。"自后寂无所闻。书云〈卷君〉字,字书所无,以意读之,当作群字耳。温段二家,皆传其本。子安节,前沂王傅,乃庭筠婿也,自说之。"("闲居辇下"辇下指长安。)《新唐书·温庭筠传》:"徐商镇襄阳,署巡官,不得志,去归江东。

令狐绹方镇淮南,廷筠怨居中时不为助力,过府不肯谒。丐钱扬子院,夜醉,为逻卒击折其齿,诉于绹。绹为劾吏,吏具道其污行,绹两置之。事闻京师,廷筠遍见公卿,言为吏诬染。"温庭筠再贬方城尉,约在是年。《云溪友议》卷七记纪唐夫赠温庭筠诗应作于此时。诗:《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》(顾学颉将此诗系在是年春)。文:《上裴相公启》(辩白在淮南为令狐绹指使虞侯折辱事,裴相公或指裴休,此启即《旧唐书》所谓"自至长安,致书公卿闻雪冤"事);《程修已墓志》。

温庭筠是怎么死的?

顾学颉认为温庭筠咸通三年春夏之交由江陵起行至扬州。咸通三年冬令狐绹镇淮南,二人有宿怨,令狐绹又恨温庭筠久不刺谒,故意使人折辱温庭筠。夏承焘认为温庭筠由江陵启程去扬州在是年(咸通四年)春夏。唐懿宗咸通六年(865),十二月,襄阳为前刺史徐商立德政碑,李骘撰。唐懿宗咸通七年(866),温庭筠在长安为国子助教。"属徐商知政事,颇为言之。无何,商罢相出镇,杨收怒之,贬为方城尉。再迁隋县尉,卒。"夏承焘认为这里的"贬为方城尉。再迁隋县尉"时序有误。

温庭筠百度百科(花间词派之鼻祖)

"庭筠仕终国子助教。竟流落而死。""俄而徐商执政,颇右之,欲白用。会商罢,杨收疾之,遂废卒。"一般认为温庭筠任太常博士(一说为国子助教,均主国子监考试)是借徐商之荐,徐商罢相后温庭筠为杨收所疾,罢官。徐商罢相时间历来说法不一,主要有咸通六年和咸通十年两种说法。这里据《榜国子监》知温庭筠咸通七年仍在国子监任职。

尹楚兵《令狐绹年谱》中记是年温庭筠任国子助教,主持秋试,因榜进士诗三十余篇以振公道,触怒宰相杨收,贬方城尉,旋卒。有文《榜国子监》。唐懿宗咸通十年(869),四月,温庭筠弟温庭皓被杀于徐州。"咸通中,署徐州观察使崔彦曾幕府。庞勋反,以刃胁廷皓,使为表求节度使,廷皓绐曰:'表闻天子,当为公信宿思之。'勋喜。归与妻子决,明日复见,勋索表,倨答曰:'我岂以笔砚事汝邪?其速杀我。

勋熟视笑曰:'儒生有胆邪,吾动众百万,无一人操檄乎!'囚之,更使周重草表。彦曾遇害,廷皓亦死,诏赠兵部郎中。"而《资治通鉴》记"勋召温庭皓,使草表求节钺,庭皓曰:'此事甚大,非顷刻可成,请还家徐草之。'勋许之。明旦,勋使趣之,庭皓来见勋曰:'昨日所以不即拒者,欲一见妻子耳。今已与妻子别,谨来就死。'勋熟视,笑曰:'书生敢尔,不畏死邪!庞勋能取徐州,何患无人草表!'遂释之。"六月,徐商罢相,出为荆南节度使。是年二月杨收流驩州,寻赐死。新旧唐书所记徐商罢相后温庭筠为杨收所疾,贬官事,夏承焘认为有误。

唐懿宗咸通十一年(870)。是年温璋以京兆尹贬为振州司马,服毒自尽。温璋是温庭筠远亲。道士鱼玄机以笞杀女童绿翘事,被温璋所杀。鱼玄机当死于此前数年,有《冬夜寄温飞卿》《寄飞卿》诗。有诗《赠蜀将》(自注:蛮入成都,频着功劳。)是年后温庭筠行实皆无可考。约卒于咸通末,年六十左右。纪唐夫《送温庭筠尉方城》:何事明时泣玉频,长安不见杏园春。凤凰诏下虽沾命,鹦鹉才高却累身。且尽绿醹销积恨,莫辞黄绶拂行尘。方城若比长沙路,犹隔千山与万津。

温庭筠人物评价怎么样?

鱼玄机《冬夜寄温飞卿》:苦思搜诗灯下吟,不眠长夜怕寒衾。满庭木叶愁风起,透幌纱窗惜月沈。疏散未闲终遂愿,盛衰空见本来心。幽栖莫定梧桐处,暮雀啾啾空绕林。黄升《唐宋诸贤绝妙词选》:温庭筠词极流丽,宜为《花间集》之冠。陈廷焯《词坛丛话》:终唐之世,无出飞卿右者,当为《花间集》之冠。《白雨斋词话足本》卷七:飞卿短古,深得屈子之妙;词亦从《楚骚》中来,所以独绝千古,难乎为继。范文澜《中国通史简编》:李商隐是旧传统的结束者,温庭筠是新趋势的发扬者。游国恩等《中国文学史》:中唐以后,文人写词的渐多,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、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。

以上关于温庭筠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,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相关标签和专题!

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