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生活 >

西南官话母语和普通话的区别(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)

发布时间:2023-04-09源自:未知 作者:admin阅读( )

方言,其实是中古音,所以有时候我挺羡慕广州、香港等地的同胞,因为粤语是目前保留的最完整的古音,最主要的是他们可以用标准的书面语写出自己的方言。而且粤语还有自己专属英文名称“Cantonese”,并且与广州的“Canton”在国际上使用了数百年之久。

之前有网友留言说,在宜昌形容某人说谎话时,方言叫“扯白话”,其实粤语俗称“白话”,也叫唐语,专家考证认为其就是唐代国语。不难理解,粤语对我们内陆人来说基本听不懂,可不就是“扯白话”嘛!

其实大部分方言字是可以找到普通话里对应的汉字,只不过大多都是通用字,我老家人说的是西南官话,所以我继续寻找那些被时光搁浅的方言字,把它们一一呈现给大家,我不是创造汉字,我只是个搬运工,要是能让你记住并且会写也就够了。

1. 坌

西南官话母语和普通话的区别(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)

本义是尘土、尘埃,在四川、重庆、鄂西北等长江上游地区的方言里,是翻起或松动泥土之义。

例如:今天下雨了,明天正好可以去坌地喽。

在西南地区的餐桌上,这个词也表示把要吃的东西抹上调料。

例如:三两素椒面,吃的就是调料,与面条坌和匀可好吃啦!

2. 耖

西南官话母语和普通话的区别(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)

本义是在坌地后把土壤翻得更细的一种农具,当动词时表示用农具把土地翻细,使田地平整。

在西南地区、鄂西北等地的方言里,表示胡乱翻找或扒拉之义,含有嗔怪的意味。

例如:猫咪又在屋里耖来耖去找什么东西。

3. 剟

西南官话母语和普通话的区别(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)

本义是削去,删除,在西南地区、鄂西北等地的方言里,表示轻刺或戳之义。。常常用来表示责怪某人比较懒,做事情不积极。

例如:这么大个人了,剟一下动一下,不像话!

4. 㲃

西南官话母语和普通话的区别(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)

《说文解字》解释:㲃,从叀(zhuan),从殳(shu),揉曲,强击也。《辞海》和《汉典》里的读音为“guǐ”,《新华字典》收录后将其标为“jíu”,而且仅为方言用字,意思是拧,挤。

例如:瓶子盖太紧了,你帮我把它㲃开。

洗好脸后,把毛巾㲃干晾在架子上。

5. 圿

西南官话母语和普通话的区别(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)

《正韵》解释:从音戛,积垢也。在长江上游地区的方言里,保留其原意,就是污垢的意思,只是没有了音调,轻声。

例如:你身上垢圿(jia)好多,赶快去洗干净,恶心死了。

6. 坱

西南官话母语和普通话的区别(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)

《正韵》解释:从音泱。《说文》解释:尘埃也。这个字,我印象很深,每年腊月二十四,农历小年的时候,老妈就开始收拾屋子,打扫坱尘了,除旧迎新,准备过年。

所以在方言里,很好地保留了原义,只是读音变为“yāng”,一声,叫做“打坱尘”。

7. 鋊

西南官话母语和普通话的区别(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)

本义是铁屑,后引申为器物用久渐渐磨光失去锋刃或棱角。在四川、重庆等地方言里,表示话听腻了,听烦了的意思。

例如:你不要再说了,我耳朵都听鋊了。

8. 蠚

西南官话母语和普通话的区别(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)

本义是蜜蜂、蝎子等用尾巴蜇人或动物,在四川、重庆、鄂西北等地方言里,指植物或衣服上的毛状纤维刺激皮肤,使人感到很难受。读音变为“huǒ”,三声。这也是经常挂在嘴上的口头语。

例如:毛衣好蠚人,脱下来看看。

专有名词,蠚麻,即荨麻,茎叶上布满白色绒毛。所以当方言用,还是挺形象的嘛

9.鬬

这个字之前的文章里介绍过,《汉语大字典》、《汉典》和《辞海》等也都有收录。在鄂西北、四川等地的方言里,表示连接,接上之意。扌豆这个字虽然也有此意,但打不出来,就算了吧。方言里应以这个“鬬”为准。

例如:锄头把掉了,你去把它鬬上。

    右侧广告A一340*250
    右侧广告B一340*300

    Copyright ©2008-2022 石柱百科网 版权所有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,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渝ICP备202300511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