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时尚 >

两弹一星决策是在哪一年(两弹一星在什么时期立项)

发布时间:2023-05-08源自:未知 作者:admin阅读( )

大国崛起和小民尊严哪个更重要?作为一个文人来说,选择第二个可能更为取巧。毕竟,你要是贴近群众,似乎就能获得足够的正义感。反过来说,如果一个人奉行着“国家至上”的思想,很容易被说成是“朝廷鹰犬”或者“谄媚权力”。

这件事,放在1959年那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上,金庸的态度就很值得玩味。

两弹一星决策是在哪一年(两弹一星在什么时期立项)

1959年,苏联支持中国搞原子弹仅仅不到2年时间,中苏关系就降到了冰点。当时中苏之间爆发了“长波电台”、“联合舰队”、“炮击金门”等一系列事件,两国关系快速恶化,而苏联把对中国的所有的技术专家全面撤离。

1959年6月,中国决定,在没有苏联支持下继续搞核武器研制,并且命名为“596计划”。

现在我们难以想象,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,要搞出原子弹有多难。但是开国元勋们的决心是非常大的。

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毛主席就提到了原子弹,他说“你打原子弹,我打手榴弹”,战略上藐视敌人。但是同时,毛主席也深刻认识到了“没有现代的装备,要战胜帝国主义的军队是不可能的”。于是,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,我们就在军事工业上努力发展不断进步。

1956年4月25日,毛主席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到“在今天的世界上,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,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。”“没有那个东西,人家就说你不算数”。

两弹一星决策是在哪一年(两弹一星在什么时期立项)

不得不说,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,对原子弹的看法高瞻远瞩,这是我们最终做出大搞原子弹决策的决定性因素。在与外宾的会谈中,毛主席这样讲:“谁也没有原子弹是上策,他们有、我们也有是中策,只有它一个国家有是下策。”

陈毅元帅当时担任外交部长,经常在国际场合表达中国态度。这一次,陈毅又一次站出来,他说:“为了免除中国人头顶上的核威胁,这个原子弹中国人必须要搞出来,尽早搞出来。不搞出来就挺不起脊梁骨,每天被人核威慑,都不能安心地搞生产。”

有一次,陈毅在接见日本记者团时说:“帝修反,他们有原子弹、核子弹,了不起吗?他们如此欺侮我们。他们笑我们穷,造不起。我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!”

“当了裤子也要造原子弹!”如此语出惊人,在很多文人看来,简直是耸人听闻,这样“穷横”知识分子们见了自然跳起来反对。

最先跳起来的就是自称能够“独立讲真话”的金庸老爷子。

查良庸出身浙江海宁的书香世家,新中国成立时还曾到北京求官,要求做外交官。可是,新中国对知识分子的一系列详细审查,最终吓跑了查良庸,他只好跑到香港去谋生。

两弹一星决策是在哪一年(两弹一星在什么时期立项)

作为知识分子,最擅长的自然是写文章挣钱。于是查良镛就在知名报纸《大公报》工作。一段时间后,查良镛开始自己创办报纸《明报》,为了增加销量开始写武侠小说连载。第一部武侠小说《书剑恩仇录》开始流行,而从那时起,查良镛也有了自己的新名字——金庸。

当陈毅说出“当了裤子也要造原子弹”的豪言壮语时,金庸和明报立即跳出来表示反对。金庸在明报发表了一篇题目为《要裤子不要核子》的文章。

金庸在报纸上毫不客气地说:“一位负责首长居然说到即使人民全部无裤,也要自拥核子武器,这句话在我们听来,实在不胜愤慨。把军事力量放在第一位,将生活放在第二位,老实说,那绝不是好。我们只希望,这只是他一时愤激之言……”

金庸还假装自己很懂国际政治,很懂军事,他讲:“制造原子弹,不知是什么用处?当英法联军攻打苏伊士运河时,英国早已拥有核子武器,但苏联一声恫吓,说要以飞弹轰炸伦敦,英只好乖乖地收兵。中国再努力十年也决计赶不上英国在攻打苏伊士运河时的核子成就,请问几枚袖珍原子弹,有何用处?”

总的来说,金庸的观点无非就两条:第一条,民生比国防更重要;第二条,失败主义,中国不可能。

这两条,和今天的公知何其相似?

民生固然重要,但是国防安全就能够忽略吗?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龙应台的那一句“我不在乎大国崛起,我只在乎小国尊严和幸福。”

不得不说,这些知识分子的语言很有煽动性,他们很会假装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,但是问题是,当他们的利益与普通老百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,他们坚决选择了个人利益。

也就是说,这些人不仅仅是知识分子,更是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。在他们看来,他们是比普罗大众高人一等的,他们是上等人,国家必须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物质、荣誉和礼遇,否则这个国家就是“不民主”“不自由”。而知识分子需要做的,就是一面享受生活,一面给国家挑刺。还美其名曰“若批评无自由,则赞美无意义。”

两弹一星决策是在哪一年(两弹一星在什么时期立项)

平心而论,金庸和龙应台这样的知识分子,并不能算是坏人,但他们的精神境界绝对算不上高尚。

毕竟,金庸同时代的人,有很多为国家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人。

金庸生于1924年,和他同时代的很多人,年龄比较大的,在抗日烽火中到延安去,到抗日敌后根据地去,参加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解放战争。比如杨开慧的侄女杨展烈士,生于1920年,1941年在晋察冀工作时牺牲。

金庸的年龄和邓稼先一样,比于敏还大了2岁。两弹元勋中大多数人,与金庸年龄都差不多,但是他们都选择了“为国铸剑”的事业。和金庸同岁的黄旭华,则是隐姓埋名30多年,被乡里人骂作“不孝子”,直到老母亲去世,都不知道黄旭华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——为国家打造核潜艇。而黄旭华,则被称为了“中国核潜艇之父”。

金庸的第二层意思,则充满了失败主义情绪,还没开局就打算举手投降,何其胆怯!何其糊涂!

这不由得让人想到2020年年初那两个要求中国向全世界道歉的知名人士。

不提那两个人,中国自古以来这样的“未战先怕未战先降”的人,可不是一两个。

抗美援朝战争中,著名知识分子张东荪,就偷偷联系美国代表,表示,中国无意与美国为敌,愿意当“调停人”。甚至,张东荪无意之中还出卖了国家机密,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长津湖出兵仓促,志愿军伤亡惨重的严重后果。

不得不说,金庸的这一篇《要裤子不要核子》,彻底暴露了知识分子的软弱和浅薄。

两弹一星决策是在哪一年(两弹一星在什么时期立项)

在报纸上被金庸批驳的陈毅,又是如何回应的呢?

陈毅元帅在与廖承志等人一起吃饭时说:“当了裤子也要造原子弹的话,确实有点片面性和绝对化,因为穿裤子还是最重要的事。吃不饱、穿不暖,有什么尊严呢?”

陈毅元帅非常虚心接受了金庸的批评,他说:“查先生的社评有一半是对的,但不要核子这句话也有片面性,也是绝对化。我同那个查先生的社论,两家的话合起来,就全面了。今后,我们就要努力做到既有裤子,又有核子!我当时说裤子,当然是个比喻,就是要做到中国人丰衣足食,手上还有个不大不小的核子弹。我们欢迎任何人来批评我们,指正我们,我们不怕批评,只要你说得对,我们就接受!”

既要有裤子也要有核子,既要保障民生,也要维护国防安全!

与金庸先生的激愤相比,陈毅的话,更容易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。

以我们今天的目光来看金庸和陈毅的这场论战,会发现金庸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这样讲,似乎没什么错,但是一旦脱离了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复杂国际局势,未免就有些无病呻吟了。

金庸当时有没有虚心接受陈毅元帅的批评,我们不得而知。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是,金庸在1959年那个时间点上,正处在思想不断进步的过程中,这一点,喜欢金庸小说的人就能体会得到。

两弹一星决策是在哪一年(两弹一星在什么时期立项)

1959年,金庸的代表作是《神雕侠侣》。这部小说中,金庸借着郭靖的口说出了那句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。金庸是否在这场辩论中认识到了国防的重要性?我猜想应该是有的。

毕竟,巩固国防不能依赖降龙十八掌。

郭靖主持下的襄阳之战,固然打的时间长了一些,但最终还是失败了。

作为金庸的封笔之作,《鹿鼎记》的思想革新是最大的。在《鹿鼎记》中,金庸一面表达对谄媚权力的韦小宝的讽刺,一面也表达了对“红衣大炮”的赞赏。

也许,金庸晚年悟出了新中国两弹工程的重要性?这一切就不得而知了。

,

    右侧广告A一340*250
    右侧广告B一340*300

    Copyright ©2008-2022 石柱百科网 版权所有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,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渝ICP备2023005114号-2